国务院新闻办公室6月24日宣布,今年9月3日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将检阅部队。
阅兵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吴泽棵少将介绍,此次阅兵由徒步方队、装备方队和空中梯队组成,所有参阅装备均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除了新一代坦克、火炮等传统装备,新型作战力量无人智能、网电攻防、高超声速武器等也将亮相。
展开剩余84%九三阅兵的三大看点9月3日的天安门广场将上演一场连接历史与未来的盛典,阅兵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吴泽棵少将透露,此次阅兵设计兼顾历史传承与时代特色。
一方面,抗战部队老番号、老功勋和特有精神将重现世人眼前,向用生命和鲜血铸就历史丰碑的英烈致敬。
另一方面,新型作战力量将震撼登场,无人智能装备、水下作战系统、网电攻防武器和高超声速导弹等新域新质力量的参阅,展现了中国军队适应未来战争的强大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阅兵在人员安排上体现了跨越海峡的历史包容性——将邀请国民党抗日老兵现场观礼,这一安排超越了意识形态隔阂,回归到民族抗战的共同记忆。
而民兵方队首次参加以抗战胜利为主题的阅兵,更凸显了“三结合”武装力量的历史延续。
不该被遗忘的并肩岁月八十年前的硝烟中,美国飞虎队的战机曾是中国天空的保护伞
1941年12月20日,昆明上空,飞虎队初战告捷,击落6架日本战机——这是日本偷袭珍珠港后不到两周遭遇的首次惨败。
这支由陈纳德将军组建的队伍,在抗战最艰难时刻创造了惊人战绩,牺牲1659名机组人员,损失500架飞机,却击落敌机2600架,击沉或重创223万吨敌商船、44艘军舰。
更关键的是那条生死“驼峰航线”
跨越世界屋脊的空中走廊,将73万吨物资送入中国,支撑起抗战的生命线,这些数字背后,是一个个年轻美国飞行员与中国军民共同书写的生死契约。
历史镜头转向一位华人青年朱安琪
1939年,这位16岁的加州少年做了一个惊人决定,放弃美国国籍,加入中国空军。
“我当时去中国参战,没想过活着回来”,数十年后他平静回忆,“牺牲我们这一辈,希望以后就没有战争”,三十多位华裔子弟随他踏上归国抗日的征途,用行动诠释了跨越太平洋的家国情怀。
中美军事合作的戏剧性轮回历史的指针拨到1980年代,中美关系迎来特殊蜜月期
1980年3月,美国将中国列为“友好的非盟国”,打开了武器销售和技术转让的大门。
美国国防部副部长佩里访华时,一口气批准了400多项控制商品出口执照。
军事技术合作迅速升温
1984年,中国引进了24架“黑鹰”直升机,它们成为当时唯一能在青藏高原运作的直升机,2008年汶川地震救援中,这些“高龄”美制装备仍在执行任务。
更深入的合作计划随之展开,美国承诺帮助中国实现大口径火炮现代化和歼8战机升级,出售M46反潜鱼雷和火炮定位雷达,甚至为“哈尔滨”号驱逐舰提供燃气轮机。
波音公司甚至将一架CH-47“支奴干”重型直升机涂上中国民航涂装,于1987年到长江流域进行飞行展示。
这段蜜月期在冷战背景下显得格外珍贵,却也异常脆弱,它如同历史长河中的一朵浪花,转瞬被新的地缘政治冰川封冻。
地缘政治的吊诡变奏历史总是充满戏剧性反转
1951年5月18日,联合国大会在一阵稀稀落落的掌声中通过对中国实行禁运的提案。
美国以“大棒加金元”的外交戏码施压盟友,杜鲁门通过驻英大使威胁削减对英援助,支持丘吉尔上台,对法国则以停止支持越南战争军援相要挟。
英国助理国务卿希克逊在记者会上无奈承认:“如果不是因为在伊朗方面的困难,英国无论如何不会在联合国中支持美国对中国的禁运提案。”
这种封锁与围堵思维,八十多年后仍在延续
当今美国对华技术封锁的严苛程度,甚至超过了冷战高峰期,从“和平珍珠”计划的技术支援,到如今芯片联盟的全面围堵,中美关系的周期性震荡已成为常态。
而中国通过“国产现役主战装备”的全体系展示,向世界宣告,从抗战时期的“土枪土炮”到今日的自主装备体系,中国国防工业已完成历史性跨越。
加州奥克兰出生的华裔青年朱安琪放弃美国国籍时,不会想到八十年后,中美关系的航船会驶入如此湍急的水域。
黑鹰直升机仍在青藏高原服役,而当年推销“支奴干”的波音工程师已成白发老者。
北京街头,参加过抗战的老兵凝视着新一代高超音速导弹方阵驶过长安街,眼角泛起泪光。他们的记忆深处,依然回响着陈纳德航空队的战机轰鸣。
发布于:河南省杜德配资-杜德配资官网-股配资平台-在线配资开户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