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
作为一个理科生,我一直对国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之前一直处于 996 状态,没有时间系统地学习国学知识。现在,终于有了一些闲暇时光,我便决定开启自己的国学学习之旅。
东西有点多,从哪里开始呢,那就从国学中的天文历史基础开始吧,毕竟在没有文字的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了对宇宙的探索。
今天就简单学习下何为日、何为气、何为朔。
何为日、气、朔?01图片
简单来说
日 就是熟知的太阳,它是制定历法最根本的参照,寒暑变迁、植物生长、昼夜交替、都是太阳的作用。
气 就是二十四节气。从冬至开始,到下一个冬至,一个回归年的时间跨度里,古人将这期间均匀地划分为 24 份,每一份对应一个节气,由此便形成了我们熟知的二十四节气体系。
朔 指的是一个特定的天文现象,即太阳和月亮的黄道经度相同的时刻。此时,月亮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这就是阴历(农历)每月的初一。
二十四节气的智慧02图片
1、节气中的“节”与“气”现在的我们熟知的二十四节气,但是它却有有一个发展过程:
在商周时,确立了“四象”:仲春(春分)、仲夏(夏至)、仲秋(秋分)、仲冬(冬至)。
在战国时间,确实了八个关键的节气: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
在西汉时期,将二十四节气确立下来,并被正式纳入国家历法《太初历》,成为指导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重要依据。
2、节气中的“节”与“气”从冬至开始,冬至以及其后每隔一个节气(即冬至、大寒、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被称为 “中气”。
而夹在它们之间的节气(如小寒、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则被称为 “节气”。
为了简便,常将“中气”简称“气”,“节气”简称“节”,合起来就是我们常说的“节气”。
3、如何测定节气?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精确测定节气是个挑战。汉武帝时期主要采用的方法是:
土圭测日影: 以冬至为日影最长的那天为起点,然后将另外二十三节气平均放置在十二个月里,约等于每个月占两个节气,月初的那个叫“节气”,月中的叫“中气”。这种平均分的办法叫”平气法“。太阳运行时是的速度不是均匀的,所以“平气法”是会有误差的。
定气法: 将太阳在黄道上运行一周360度,平均分成24份,每份15度。太阳每移动15度,就到达一个新的节气点。从春分点(黄经0度)出发,运行一圈360度再次回到春分点,就是一个回归年。这种方法更能反映太阳的真实位置。定气法是由隋朝天文学家刘焯发明的。
月相的变化03图片
1、何为朔望?月亮围绕地球运动一圈是为一个月,在这一个月内月相每天都会有不同的变化:
阴历每月初一的时候,月亮会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之间,这时月亮完全看不见,这个被称为“朔”。
阴历每月初十五的时候,地球处于太阳和月亮之间,这时月亮程圆形,这个被称为“望”。
地球和月球的运动不是匀速的,所以导致每个次“朔望”的时间不固定,古人是通过长期观察取平均值来计算,依据这个平均值估算的“朔”时刻称为“平朔”。
考虑到日、月实际运行速度的不均匀性,对“平朔”进行修正后得到的、符合真实天象的“朔”时刻,则称为 “定朔”。
2、“朔”与“气”的演变春秋战国至唐初: 使用平气和平朔。
唐初至明末: 使用平气和定朔。
清代以后至今: 使用定气和定朔。
正在看文章的您,是否注意到了今天的貌相是什么样子的,评论区告诉大家吧...
喜欢的朋友关注我,在公众号发送二十四节气,精品头像壁纸送给大家。
日
气
朔
图片
完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杜德配资-杜德配资官网-股配资平台-在线配资开户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