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辽阔的新疆,有一个小镇名叫阿什尔汉,位于偏远地区,鲜为人知。然而,这个小镇在1967年7月发生了一起震动全国的盗窃案件,甚至引起了北京高层领导的关注。
是什么样的盗窃案,竟能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呢?
原来,当时为了增强地方民兵力量,国家决定将一些淘汰的军事装备分配给地方,阿克苏分区便将三门大炮送到了阿什尔汗的枪械修理所,准备进行保养。经过一周的维修后,当地民兵兴奋不已,因为这三门大炮终于修好了,准备进行试炮。为了让民兵们了解大炮的使用方法,军方特意邀请了他们来观摩试炮过程。对于这些民兵来说,平时最多接触的也只是步枪,能看到大炮发射,大家都非常激动。
然而,试炮过程中却出现了意外。在三门大炮中,一门大炮由于故障,怎么也发射不出来。由于当天戈壁滩的天气异常炎热,温度高达四五十度,大家决定先将其余两门大炮拖走,留下几位民兵看守故障的大炮。第二天,当大家回到现场时,却惊讶地发现那门故障的大炮不翼而飞了!
这一事件迅速引起了上级的高度重视,要求彻查此案。随着公安部门的调查深入,案情变得扑朔迷离,所有可能性都被排除,案件似乎陷入了死角。
就在大家一筹莫展时,一位老公安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对镇上的所有牲口进行清查,最终,这一举措帮助破获了案件。那么,这个案件究竟是如何侦破的呢?
展开剩余82%我们不妨回到1967年7月那一天,民兵们在兴奋中等待试炮的时刻。试炮时,使用的是教练弹,每门大炮只能射击一发。如果一切顺利,试炮应该很快结束。然而,尽管两门大炮顺利完成了试验,另一门却一直未能修好。修理人员尝试了多次,依旧无法使其发射。
当时,戈壁滩的气温异常炎热,维修人员顶着烈日奋力修理。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仍没有修好大炮,几名民兵因中暑被送往急救,整个试炮过程变得焦躁不安。尽管故障找到了原因,但修复需要零件回修理所取货,修理人员来回奔波,天色已晚。戈壁滩昼夜温差极大,白天的酷暑和夜晚的寒冷让大家感到十分不适。最终,林科长决定将大炮暂时放在原地,等到第二天再继续修复。
由于车辆有限,当时一共只有三辆车,其中一辆已经用来送民兵急救。因此,只有两辆车可以运送修好的大炮。另一门大炮只能留在原地,由民兵值守。
民兵营长提出,可以让两名民兵暂时看守这门大炮,其他四名民兵先回去吃饭,稍后再换班。然而,林科长认为两个人守不住,建议至少派四名民兵。最后,民兵营长决定让两人先看守,其他四人轮流换班。这看似是个合理的安排,但结果却并未达到预期。
第二天,林科长接到消息,令他震惊不已——大炮丢失了!负责看守的黄大豆急忙向他报告,说他们确实按照安排轮班值守,但等到第二天,黄大豆醒来时,大炮和另一个值班的民兵二狗都不见了。
林科长得知后,迅速报告了上级。虽然大家纷纷猜测可能是国民党残匪所为,然而案件进展迟缓,毫无头绪。
经过仔细调查,专案组将目光聚焦在那四名民兵身上,特别是二狗,他的证词很有问题。二狗坚决否认与大炮失窃有关,但他的妻子竟表示并不知道他有中药的事,邻居也未闻到任何药味。这引起了专案组的怀疑。
接下来,一位老邻居突然站了出来,他表示曾亲眼看到二狗将药渣倒在了他家门口。根据当地的风俗,倒药渣是种“转病”的做法。这个线索让专案组有了新的突破。经过对药渣的调查,发现它们被倒在了猪圈里,从而证明了二狗与案件无关。
然而,案件仍未完全破获。大家逐渐放开了国民党残匪的猜测,转而分析案件是否有可能与民间的行为有关。此时,左先琨的一个思路突然点燃了侦查的火花——清查镇上的牲口,看看是否有牲口被用来运输大炮。
专案组的调查很快便找到了线索。福冒沟村有四头生病的牲口,这些牲口正好有能力拉动大炮。经过深入调查,专案组发现,饲养这些牲口的王子灵举止可疑。他的反应和行为不像无辜的农民,似乎对调查有所隐瞒。
进一步的调查显示,这些牲口的病情并不像王子灵所说的那样。通过其他兽医的诊断,确认这些牲口并没有肠炎,而是因过度劳累后喝了大量冷水导致的病情。王子灵和他的亲戚吴兽医的证词也开始露出破绽。
最终,专案组通过一系列细致的调查,揭开了案件的真相。王子灵和他的朋友是幕后黑手,他们偷走大炮的目的竟然是为了卖废铁。当地金属物品稀缺,他们便决定通过盗窃大炮进行变卖。由于大炮的体积和重量,他们借来了牲口进行运输,最终成功将大炮运走。
这起案件最终告破,盗窃犯得到了应有的惩罚。通过这次侦查,我们也看到了一位公安老兵左先琨的智慧,他打破了传统侦查的思维框架,成功找到了案件的突破口——通过清查牲口来追踪线索。
这一事件也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教训:在侦查案件时,突破思维盲区,跳出固有的思维定势,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突破。
发布于:天津市杜德配资-杜德配资官网-股配资平台-在线配资开户网站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